GSMA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的移動M2M連接數量已經達到5000萬個,相當于全球M2M連接總量的27%,遠遠超過美國的3200萬和日本的930萬。但是,在物聯網眾多細分領域中,中國的NFC雖已醞釀多年,從今年的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上看,進展并不明顯。
對于國內NFC支付發展緩慢的原因,金雅拓大中華區和韓國區解決方案業務副總裁陳君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首先沒有足夠支持NFC技術的手機,其次是卡片很少,第三是刷卡終端業務的不完全支持。
另外,商戶和消費者對NFC支付的接受程度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要讓他們養成像刷銀行卡一樣的消費習慣,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過,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NFC應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億美元,2011年至201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近40%。業界認為,中國NFC市場將在2014年進入爆發增長期。
第一,央行在3月份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表示鼓勵商業銀行開展NFC手機近場支付應用。NFC手機支付業務有了制度保障。
第二,據了解,全國1000多萬臺POS終端中,“閃付”終端已經達到了300萬臺,NFC滲透率較去年上半年增長了67%。NFC支付受理環境的日益完善將推動該業務的發展。
第三,預計9月發布的蘋果iPhone 6也會支持NFC技術,這將帶動全球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加入NFC陣營。實際上,NFC手機的普及率已在急速攀升。據市場研究機構HIS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NFC手機出貨量為一億二千萬,2013年已攀升至二億七千五百萬部,成長高達128%;預估2014年將再增長至四億一千六百萬部。
第四,運營商補貼激發手機廠商熱情。例如,中國移動支付公司高層表示將為每部NFC手機補貼30元,而當前手機廠商為手機添加NFC功能的成本在25元左右,補貼政策將激發NFC終端設備供應市場;中移動確定4G卡默認綁定NFC SIM卡,這將加速NFC推廣與替代速度。
第五,公交卡是日均使用頻率最高的小額支付應用,而支付寶與住建部合作將NFC手機變身公交一卡通,線上線下齊發力,將有助于快速培養消費者移動支付的使用習慣。
轉載請注明:NFC之家 » 五大因素助力國內NFC市場